現今網路發展十分迅速,大部分的人已無法脫離網路的生活,這時候我們就會想要瞭解網路的發展過程與階段,來預測未來網路還有可能的發展!現在我們已經進入Web 3.0的時代,為了串起整個前因後果,我們就從Web 1.0瞭解起吧!
根據維基百科的描述:Web 3.0一詞包含多層含義,用來概括網際網路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同的方向和特徵,包括將網際網路本身轉化為一個泛型數據庫;跨瀏覽器、超瀏覽器的內容投遞和請求機制;人工智慧技術的運用;語義網;地理映射網;運用3D技術搭建的網站甚至虛擬世界或網路公國等。
看完這一句話後,心中有好幾條線,連出身自資訊系的我看得都有點辛苦,更何況是一般的使用者呢?於是我整理了許多資料,以淺顯易懂、深入淺出的方式表達給大家參考。
根據Radar Network的圖表,我們可以定義出Web發展的版本大致上是以每十年為一間格:(點圖可放大)
- Web 1.0:1990年 – 2000年
- Web 2.0:2000年 – 2010年
- Web 3.0:2010年 – 2020年
- Web 4.0:2020年 – 2030年
Radar Network也定義了每個Web版本獨有的特色,它們的關係是後來的版本兼容已存在的版本,並沒有一定的區隔。
而當前的版本最具特色的模式它這麼歸納:
- Web 1.0:Websites 網站
- Web 2.0:Weblogs 部落格
- Web 3.0:Semantic Databases 語意資料庫
- Web 4.0:Intelligent personal agent 智慧個人代理者
而在有Web之前:
- PC Era:File Servers 檔案伺服器
若非資訊相關出身的使用者,也許不知道上頭專有名詞的真實意義,於是我畫了幾張以使用者角度來區分Web版本對使用者有何意義!
Web 1.0對使用者而言,是一種被動獲取資訊的模型,像政府、企業等網站就是這個版本的概念。
Web 2.0從使用者角度來看,開始可以主動產生資料,藉由互動的方式來獲取所要的資訊,如論壇、部落格、社群網站等平台即是屬於此版本概念。
Web 3.0也就是目前這個階段,使用者不但能有Web 2.0的行為模式,同時還能夠輕鬆獲取感興趣的資訊內容,舉例Google、Facebook等公司,已經能夠提供使用者感興趣的資料。
至於Web 4.0會如何發展?當然會以Web 3.0為基礎而誕生,那麼它的概念會是以「心理」層面為基礎,將會自動為使用者提供當前所需資訊來源。
話說,我繪製的圖有弦外之音,人臉代表User,雲朵代表Network,人臉的嘴巴會有表情變化,讓讀者可以藉此瞭解網路的發展越符合人性化!若到了Web 4.0再來回顧整個過程,我們將會發現,人臉將是露齒而笑呢!敏感度高的人會發覺,從Web 1.0開始,雲朵不斷地成長,到了Web 3.0一般人已經無法負荷海量級資料 (Big Data),所以整理、分析、歸納、顯示資料更顯得重要!
哈~可以用這麼簡單的圖描述Web 3.0的概念給一般使用者,至於下層因概念涉及到的技術就由資訊背景人去發展吧!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以下我所提供的參考來源吧:)有更詳細的介紹和說明。
參考:WiKi – Web 3.0、圖書雲端運算 – 什麼是Web 2.0、圖書雲端運算 – 迎接Web 3.0時代、MR JAMIE – Web 3.0 到底是什麼?、MR JAMIE – Web 3.0 有什麼不同?。
Comments on: "什麼是 Web 3.0?" (1)
[…] 5、80/20法則、長尾理論、Web 3.0 (Web 2.0)、4G (3G)、iOS App (Android […]
讚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