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許多人都在看:穹頂之下,該片由知名調查記者柴靜出品,道出這是沒有牆且看不到的戰爭。主要是在講大陸空氣問題,而我們台灣竟然也有,因為我們看到的霧茫茫,常以為那是霧氣,殊不知那其實是霧霾,特別是懸浮粒子 (Particulate Matter)。
高清版:柴静雾霾调查:穹顶之下
.
三個問題貫穿全影片:霧霾是什麼?從哪兒來?該怎麼辦?
這場演說非常精彩,由柴靜自己身為一個女孩的母親的故事開始,其中穿插動畫、圖表、影片增加說服力與影響力,還有令人由衷佩服的追根究柢的記者精神!
維基這麼描述懸浮微粒:
懸浮粒子 (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, particulate matter (PM), particulates),在環境科學中,特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或液滴,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。其中,空氣動力學直徑(以下簡稱直徑)小於或等於10微米 (µm)的懸浮粒子稱為可吸入懸浮粒子(PM10);直徑小於或等於2.5微米的懸浮粒子稱為細懸浮粒子(PM2.5)。懸浮粒子能夠在大氣中停留很長時間,並可隨呼吸進入體內,積聚在氣管或肺中,影響身體健康。
很幸福的我住在台灣,從來不太關心空氣品質的我,趁這個時候好好來了解吧!以下是2015/3/4全台懸浮微粒的狀況。
有個特別的網站能即時得知各地空氣質量:Air Pollution in Asia: Real-time Air Quality Index (AQI)
花蓮的空氣質量一直都很好,讓我好想搬過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呢!學妹說還沒來台北念書時都不會長痘痘,我還以為她是因為吃太好:P~
公司在永和,當然也就要觀察是否適合工作。今日有下雨,所以空氣質量較好,可見到下圖前半段為非雨天的昨天,後半段為雨天的今天。
台灣空氣質量較差的地方在南部,也許跟重工業有很大的關係,或許跟天氣總是晴朗有正相關。居在台北的我有一半的機會是陰雨天,總能在下雨後感覺空氣品質變好了。說也奇怪,回台中睡醒的早晨,我總是會不斷打噴嚏,難道跟懸浮微粒有關聯?!
本次事件的主角大陸,空氣質量如此不好,開發中的國家大量消耗能源。觀察邁入人口老化的已開發國家日本,據說九成以上的人都搭乘公共交通運輸,鐵道密集程度令人歎為觀止。
解決空氣污染的方法有很多,可以發展無污染再生能源如水力、風力、太陽能!還有電動車能夠逐漸盛行,請既得利益者良心發現。
參考:
Comments on: "空氣質量指數" (3)
[…] 可清楚看到霾害來襲!!!讓我想起幾週前在金石堂看到健康雜誌,描述台灣人罹患肺癌死亡人數位居第三名!我想只要是人都逃不了這看不見的災難,又想起2015年3月大陸新聞人柴靜出品的「穹頂之下」,儘管後來被中國政府「河蟹」。可參考我當時紀錄的文章:空氣質量指數。 […]
讚讚
1.PM (Particulate Matter,顆粒物) 並可能是以碳、NOx(氮氧化物)、SOx(硫氧化物)、金屬粉末等多種主要成分的混合物質。工廠排煙、汽機車廢氣、火山噴發都可能是汙染源。
2. PM2.5的粒徑較小,容易隨氣流進入肺部的深處,可能會危害健康。
3. 因為空氣中的顆粒物的大小和形狀並不規則,是根據顆粒物在空氣中沉降速度等效而來的「空氣動力學直徑」。只要捕集到粒徑小於2.5μm的微粒佔有50%以上(統計分佈),即算是PM2.5。
讚讚
謝謝你的補充! 😀
讚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