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圖解] 編譯 vs 直譯
公司有Web和App產品,每次帶新人都會提到這兩者,怎麼讓新人幾句話就能聽懂,這考驗我的功力!🤠
一直覺得自己說得不夠精確,兩者之間的差異為何?看來還是得複習一下,甚至用圖解來比較編譯和直譯。
果真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!
(繼續閱讀…)公司有Web和App產品,每次帶新人都會提到這兩者,怎麼讓新人幾句話就能聽懂,這考驗我的功力!🤠
一直覺得自己說得不夠精確,兩者之間的差異為何?看來還是得複習一下,甚至用圖解來比較編譯和直譯。
果真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!
(繼續閱讀…)專案已經開發超過一年半,累積的檔案數量已將近2500個(可見文章:專案檔案數遞增),想必日後編譯速度將會越來越慢,會深刻地影響我們開發的效率,尤其是在要了解前人所寫的程式碼,我們總是會稍微修改一下變數/參數來嘗試是否為增修的關鍵目標,所編譯頻率相當大,三不五時就要按Command+R。
我嘗試過許多改善開發效率的方法,其中有三個可以嘗試:
1和3在我們的專案早已設定完畢,只剩下2可以嘗試,沒想到效果超好,提升幾乎10倍快的編譯速度!
在Swift剛釋出沒多久,我就研究過如何在同專案整合Objective C和Swift。文章:
儘管還是傾向以Objective C來開發產品,然而Swift的發展日趨重要,不過我大膽推測,就算Apple再怎麼強推Swift,十年內Objective C領導地位依然屹立不搖!為什麼呢?實際接觸4年Swift後,發現Swift變化多端,若猶豫要學Swift還是Objective C可以參考:要學Objective-C還是Swift?。
現在想要混編Objective C、Swift、C/C++,應也不是問題~
2015年有介紹過位元代碼 (Bitcode),儘管沒有很關注它的發展,偶爾卻會在編譯的時候有Bitcode問題。
編譯後出現錯誤訊息:
Invalid bitcode signature
已經刪除暫存檔(Derived Data),和關閉啟用Bitcode,還是無法解決此問題。最後上網搜尋前人經驗,才發現可以透過Build Active Architecture Only設為Yes,就能成功編譯!
想起Debug時就有調整設定過,沒想到Release又遇到同樣的坑,所以這次就記錄一下吧!然後就要把版本發給老大測試囉~
還沒有真正開發過Android native app,就要先用Ionic來編譯Hybrid app的Android版本,當然一開始是最難的,因為前方有一堆你還沒遇過的問題擋在前面,途中我已劈荊斬棘,當前我遇到中文檔名的問題,當然一開始不曉得,查了網路上前人的經驗才疑惑地嘗試。
明明Hybrid app的iOS版本沒有問題,卻在透過Android Studio編譯成Hybrid app的Android版本有問題⋯⋯
HappyMan・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