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九月,有三次地震讓我印象深刻,震央都在台東或花蓮,在遙遠台北的我還是感受到地震搖晃,但手機卻沒有收到地震國家級警報,一直在想是什麼原因?難道我是邊緣人嗎?🥲
看了下列這張圖的說明後,確實很可能是這幾個原因,那之後就不必大驚小怪囉~

報天氣這麼說:
在大家比較熟悉的國家級警報中,常見的限制或阻礙有:
🙈 #預警盲區
您距離震央太近,完成計算並發布警報時,有可能地震已經發生,因此出現「搖完才響」或是「邊搖邊響」的狀況。
🚶 #未達發布標準
為了避免非致災性地震的訊息干擾民眾,因此氣象局訂定了國家級警報的發布標準,當預估地震規模小於5,或是當地震度小於4級時,氣象局不發布警報。
📲 #手機設定錯誤
若開啟飛航模式、手機老舊、正在通話中或設定拒收警訊,您無法收到國家級警報。
🏙 #高樓層效應
您位處高樓層而搖晃劇烈,雖然體感晃動很明顯,但由於該處地表震度小於 4 級,您不會收到國家級警報。
😔 #現有技術限制
若震源位於外海、震源太深,都有可能影響預警的成效,且地震觀測史太短,現有經驗公式不足,預警技術未臻完美,因此國家級警報有可能會出現誤報、延遲或計算誤差。
—
我記錄一下,九月那時的地震報告資料:
臺灣地震波形資料,經地震測報中心檢視處理,公布111年09月份之地震活動,提供大眾參考。

為何東部地震頻繁發生?在學校學到的是板塊運動,近年來看了人生真相,可能跟宗教活動多有關。🤔
參考:報地震 – 中央氣象局。
隨意留個言吧:)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