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的我去南港科學園區上班,每天都會騎機車近半小時通勤,自從2013年10月開始擁有一台機車,到現在2020年10月已經滿七年,很幸運期間沒有發生重大意外。印象中最嚴重的就是颱風過後的「急剎車」而自摔,原因是前方汽車看到停車格突然煞車⋯⋯
最近聽到強生同事請假回高雄,原來是他爸爸騎車被車子從後方追撞,這讓我驚覺原來之前查到的數據,高雄是全台灣車禍死亡數最高的區域⋯⋯
人資同事和剛畢業同事,都有相關車禍的經驗,除了自己遵守交通規則外,還要提防他人的不小心,熟習「防禦駕駛」可馬乎不得!此時會好奇安全帽是否能降低死傷機率。
防禦駕駛是什麼?
防衛駕駛是一種安全駕駛車輛的技能,機動車輛操作安全實施規程定義防衛駕駛為:「在無法控制周圍環境以及其他人行為的情形下,保障生命、時間及金錢的駕駛方式」。
一般原則
- 控制車速
- 視線望遠
- 保持警覺
- 專心駕駛
- 時刻準備突發狀況
對待其他道路使用者
- 警戒及尊重其他駕駛者
- 時刻料想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任何行為及關聯反應
- 不要假設其他駕駛者的行為及反應與自己所想的一樣
駕駛車輛
- 保持行車距離
- 因應天氣或路面狀況採取合適駕駛策略
- 轉彎前減速,避免在彎道太快減速而失去平衡
這一查,不得了,才知道原來台灣全年交通事故數高達35萬筆,這是不包含未記錄的部分⋯⋯
首先來看一下近年來,年度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數,看來有越來越少的趨勢。
近12個月交通事故全國死傷人數,每個月都在3.5萬以上呢!
由於我通勤會經過台北市和新北市,在此特別截圖這兩區的每個月死傷人數。其餘的區域可在下方參考連結中查詢喔~
台北市近12個月交通事故死傷人數
新北市近12個月交通事故死傷人數
接下來看全過近五年死亡人數、受傷人數、死傷人數統計~
全國近五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
全國近五年交通事故受傷人數
全國近五年交通事故死傷人數
從圖表可以觀察到,死亡人數沒有明顯變化趨勢,受傷人數則大致逐年遞增,原因是什麼呢?
還有每年底前後,事故發生機率變得好高呢!這跟年關難過有關聯嗎?
最後來看108年與107年同期的趨勢數據~
查詢更久遠的數據,從2003年到2019年,發現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⋯⋯事故總數竟然逐年遞增,如果依照此趨勢推測,2020年事故數將會突破35萬!而每年死傷人數超過45萬,這麼驚人的數字,就算自己幸運沒有遇過,身邊親友一定或多或少有出事過⋯⋯
原因到底是什麼因素讓駕駛過失變多呢?是因為人口增加?是因為網路普及?是因為手機普及?是因為電動車普及?是因為馬路問題?是因為天候不佳?還是無形力量所致?
看到這些驚人的數據資訊,讓我有個偉大的想法,我想要製作一個會提醒用路人,注意時常發生交通事故區的App。若經過這些事故機率大的區域,App就會跳出提示讓用路人知道必須注意該路段。
還有最近知道有些意外難以避免,「無形的力量」讓人不得不發生意外,也在思考這會佔數據中的多少比例,詳情可見書籍「人生大挑戰」。
祝各位騎士,都能平安無事!
參考:道安資訊查詢網、WiKi – 防衛駕駛、建立「防禦駕駛」觀念、交通事故件數暴增的原因|台灣農曆五月和農曆年前是交通意外事故發生率最高的月份。
Comments on: "[圖解] 全國交通事故死傷統計" (2)
[…] 人生不怕一萬只怕萬一,近年來台灣交通事故不減反增,2021/4/2 清明連假第一天,台鐵太魯閣號在花蓮發生重大傷亡事故,又喚醒國人對交通保險的敏感度。 […]
讚讚
[…] 心愛的機車騎乘迄今已滿七年,車子各式各樣的狀況在這幾年間陸續發生,因為有這些修車的經驗,現在也不怎麼擔心車子會突然故障,倒是要掛心在行車期間,避免一不留意就發生車禍。可參考我先前文章:圖解全國交通事故死傷統計。 […]
讚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