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st My Life & My Work

今晚很榮幸到捷運東門站的Läbu Café和一位創業家吃晚餐,彼此交流許多而洗滌了我有點生鏽的心,因為目前在公司多是在幫客戶解決需求問題,明明自己有非常多點子想實現,卻一直擱著、擱著、還是擱著,直到熱情冷卻⋯⋯慶幸的是我持續研究新的技術,如Apple Watch,只要再多一些push,那肯定可以work!

剛看了經理人雜誌的文章:54張手繪簡報,輕鬆看懂Google模式,很欽佩谷歌的處事風格,招募有創意的員工,創造可以盡情發揮能力的環境。「我們發現企業在今日要持續成功,唯一方法只有吸引聰明創意人來當員工、並為他們創造可以茁壯成長的環境。

馬雲

前幾天也看了天下雜誌的文章:馬雲:30歲跟別人幹,40歲為自己幹,50歲要給別人幹!,在此有好心人士已節錄20條重點語錄!我自己看了相當很有感覺~

相隔4年,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再度於台北發表演講,參加2014兩岸企業家峰會。

  1. 如果你相信未來,你就要相信年輕人,如果你相信年輕人,你才能真正說未來是美好的。
  2. 過去15年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,很多你沒見過的人和企業在這15年都起來了。最重要的是,這些都是年輕人、年輕企業
  3. 年輕人是無所畏懼的,老人反而總是擔心這、擔心那。
  4. 很多成功的人士,都是反思自己為多;而失敗的人,永遠在評價別人不給自己機會。
  5. 年輕人,也許你父母看不上你,你老板看不上你,但你要學會欣賞自己。
  6. 很多人把機會看成災難,有人把災難看成機會,倒楣的是,把機會做成災難的人。
  7. 一個人經常有運氣的話,他背後你一定有東西沒有發現。若一個人老是走背運的話,他肯定是有可惡之處。
  8. 你每天盯著李嘉誠、比爾蓋茲、馬雲,你不會有機會的。放下這些東西,去看到旁邊的這些人,看到小王小李(的需求),然後再一點一點完善(這些需求)的時候,才開始有今天。
  9. 人生一般有三層機會。第一層,年輕的時候你啥都沒有,其實這個時候都是機會。第二層機會呢,你剛剛有點成功的時候,你覺得到處都是機會,而其實真正屬於你的機會並不多。最後一層機會,是給別人機會。
  10. MBA教大家怎麼成功,你學太多成功故事,但我覺得你應該多學一點別人怎麼失敗、別人為何失敗、別人如何克服失敗。
  11. 我比較喜歡聽別人抱怨,因為抱怨就意味著機會。因為當四週都是抱怨與不滿、憤怒時,如果你能解決任何一個,那就是你的機會。
  12. 不要「晚上想想千條路,早上起來走原路」。我們很多年輕人,晚上想要幹這幹那,早上起來就騎車去上班了。我覺得改變從現在開始,行動是一切真正所在。
  13. 我也沒學過計算機,也沒學過軟件,但我們這些人要花時間去思考未來,我們擁有的這些技術,到底想要解決什麼問題?你若不懂技術,可以請懂技術的來。
  14. 只有每個人腦袋升級了,經濟才能轉型;只有把我們的棒、我們的希望交給年輕人,年輕人自然能帶給大家一個豐富的、轉型的未來世界。
  15. 未來的技術,我們真正看到的是,從IT(information technology)到DT(data technology)的轉移。IT是使自己變得很強大,而DT是讓別人變得強大。
  16. 未來的經濟和社會,一定是利他主義的、是講究分享、透明和擔當的。
  17. 你今天創業,要思考10年後會發生什麼事,是問自己要為10年後的社會,解決什麼問題。
  18. 任何大企業在互聯網面前,待遇和小企業是同等的,小企業往往反而做得更好。
  19. 鼓勵大家創業是容易的,但堅持創業理想、完善自己,是很艱難的。
  20. 今天很殘酷,明天更殘酷,但後天很美好。但大部份人都死在明天晚上,他不可能看到後天的太陽。所以你要不斷改變自己,讓自己今天活得好活得強,才能看到後天的太陽。

此時,我覺得耐人尋味的一點是:

從IT(information technology)到DT(data technology)的轉移。IT是使自己變得很強大,而DT是讓別人變得強大。

學資訊的人應該都有印象,把data組織整理後成information,這裡馬雲卻反過來了!如果加上後面那一句註解,那麼就很合理!因為information是已經整理好的「資訊」,如同我們看到已經完善包裝所呈現出來的訊息,而data是還未組織的「資料」,是乍看之下沒什麼關聯性的文字描述。

台北捷運圖為例,所呈現精美的台北捷運圖就是資訊,而呈現如文字與數字的座標、站名、票價則是資料。前者的好處就是讓乘客能輕易閱讀查找,後者則是讓開發者能依自己的想法點子重新組織呈現,通常後者的作品更受人們歡迎呢!

這讓我想到,去年開始的政府開放資料(Open Data),這將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,我們就拭目以待吧!

充實自己實現理想的路前進吧~

實現自我

參考:

隨意留個言吧:)~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

標籤雲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