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st My Life & My Work

Posts tagged ‘疫情’

[圖解][疫情] 台灣確診者症狀與年齡

先前我已整理過世界確診者症狀百分比,這次就來揭露台灣確診者的症狀比例。若身邊的人有下列症狀,可能就要提高警覺。我想起一個月前左右,剛在家工作沒多久,我的同事強生食慾不振(味覺消失),讓他很緊張的去給醫生看,好在後來沒事。😌

下圖是台灣死亡個案(總數308人)症狀統計,前三名分別:

  1. 發燒 (42%)
  2. 咳瘦 (36%)
  3. 呼吸困難 (33%)
截至6月8日疾管署公布308位個案資料
廣告
(繼續閱讀…)

疫情下的捐血活動

這是第五週在家上班後的週末,一直待在家實在好悶~🥱

在黑皮家群看到阿弟到板橋捐血中心,上次跟阿弟過年前去的那家,服務人員居然還記得我兩兄弟,問弟的哥(就是我~)怎麼沒來?😚

我立馬搜尋假日捐血活動(可點擊)地點,在福和宮有捐血活動。我就走過去10分鐘到,發現前面有5人在排隊,椅子排開相隔2公尺。當然要先實聯制傳簡訊到1922,接著排隊填電子表格,量好血壓再等5分鐘,接下來兩人上車。此過程會有比較特別的疫情相關問題,就是詢問你最近兩週有無做快篩、施打疫苗,身邊家人、朋友、同事有無做過?

廣告
(繼續閱讀…)

[圖解] 疫情下消費行為變化

我在家工作已邁入第五週,由於中央進行第三級警戒,很多店家都不能開張營業,對民生衝擊非常之大⋯⋯

在此看到有機構統計疫情下消費行為變化,讓我深感好奇,看了圖表之後,就能了然於心。🧐

這些數據是來自發票存摺App,剛好我也有在用,我認為可信度高。

首先是最方便幾百公尺以內就有好幾個的便利超商~7-11、全家、萊爾富等。

可以清楚看到,五月第二週開始,購買人數雪崩式下跌,同時確診人數破百例。

為了減少人與人之間的連結,消費者減少進入超商,若進入則超買一些。

廣告
(繼續閱讀…)

[圖解][疫情] 口罩種類與效果

我一直是不喜歡戴口罩,但如今疫情爆發一個月,出門肯定要把口罩戴好戴滿!😌

之所以不喜歡戴口罩,是因為戴了會不好呼吸,但這代表口罩有防護作用。

戴口罩的重要性

儘管防護效果無法百分之百,但就是能減少被傳染新冠肺炎的機會,如圖顯示,若彼此都戴口罩,被傳染機會低於1%。

倘若長時間待在密室,縱使彼此都戴口罩,還是有很大機會中標。

廣告
(繼續閱讀…)

[圖解][疫情] 新冠肺炎的症狀

第三警戒就要進入第四週,6/14端午節解封看來有95%不可能,現在中央呼籲大家不要回家過節,以免把病毒帶到遠方散布,可見疫情一直沒有緩解,甚至還隱藏極度危險的警訊,我想大家都能在每日確診人數與死亡人數推測出來~甚至確診人數與死亡人數一直在「校正回歸」,不曉得還有多少案例持續被延遲揭露⋯⋯🥴

我在網路上看到某確診者的分享,連在家不出門也會被確診,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原來家人可能就是傳染途徑之一,不知不覺把病毒帶回家,首當其衝的會是自家長輩。我們必須非常小心,出門和回家都該消毒,儘管無法100%隔絕來源,但至少降低被感染的機會。有時候我會想,某些做法只是做「心安」?

現在我更想了解感染新冠肺炎症狀,確診案例中,有些人是無症狀或輕症狀,有些人則是重症狀,這讓我們想要防堵疫情更加艱難,因為實在不會知道跟我們最親近的家人,可能就是病毒攜帶者,真的防不勝防啊⋯⋯🥺

首先,我們來了解新冠肺炎的症狀有哪些?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,新冠肺炎患者會有14種典型症狀。參考:武漢肺炎十大症狀

廣告
(繼續閱讀…)

[圖解][疫情] 新冠病毒存活時間

現在台灣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,出入各大小場所都要戴口罩、量體溫、噴酒精,這時候我們會想知道,新冠病毒存活時間,在生活中各種常見物體各是多久?若能掌握時間,可免去多餘的擔心。😌

我找到一張一眼就能明白的圖解,在此分享給大家~

廣告
(繼續閱讀…)

[圖解][疫情] 確診死亡人數與年齡

自從疫情爆發,確診人數已兩週連續破百,死亡人數也開始兩位數,不得不有最壞的打算,就是要更提高警覺,身邊的人甚至是自己,都可能接觸到新冠肺炎病毒。😐

根據其他國家疫情擴散的歷程,我們台灣極有可能步上後塵,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哪~除了限制人們移動的範圍,出門就是要戴口罩和消毒,最能解決的方法就是注射疫苗。可惜,我們政府所謂「超前部署」,當時只是說讓人心安罷了⋯⋯我在上一篇全世界全世界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有提到。

好吧~把自己想成可能會中標,那麼最嚴重的結果是死亡,該如何避免此結果?我從去年觀察到全球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率,已從10%降到2%,接著來看我們台灣,最近死亡率也差不多2%。🤨

現在我想知道,不幸死亡的人到底是怎樣的情況與狀態?這裡要借用公視新聞精心製作的圖表,讓我快速知道死亡者的背景狀況。

從圖表可知,目前是40歲以上有死亡病例,雖然我可稍解擔心,但誰家沒有父母?誰家沒有長輩?🥺

廣告
(繼續閱讀…)

[疫情] 校正回歸 (Adjusted Regression)

從破百確診病例至今,已經有8天連續破百病例數,今天爆出一個詞「校正回歸」,讓所有人都一頭霧水。我稍微看了一下,321確診+400校正回歸,其實就是當天721確診,就這麼簡單~只是稍微換個說法,是要避免人們恐慌嗎?🤥

我這麼舉例好了,假如病例被檢測出來是5/20,也在這一天公告給大家知道,可是他自己說5/13就已發病,那我要不要把這病例校正回歸到5/13?

所以我根本不用管是哪天發病,只要是今天才知道的就當作是今天的病例呀~🤔

(繼續閱讀…)

標籤雲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