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st My Life & My Work

Posts tagged ‘工作’

App 產品歷經十年的挑戰與困難

我想是可以分享的時候了~

2019 年我進入一家 2009 年成立的公司,是以 Web 起家,2012 年開始研發 App,據傳當時僅有一為 App 工程師,同時要寫 iOS 和 Android,這讓聽到的我感到不可思議,一方面佩服該工程師偉哉之處,一方面擔心若該工程師發生意外,有人能夠接手處理嗎?🤔

我接手 iOS 專案時,已經不再是由一人同時研發兩平台,所以我能專注在我熱愛的平台 iOS,首先評估當前專案狀況。

iOS App 歷代開發者接手時間

  • 第四人:2019/09 就是我~🙃
  • 第三人:2017/04
  • 第二人:2014/03
  • 第一人:2012/07

接手別人寫的專案有好處嗎?有~但壞處也不少喔!

好處是不必再想架構,基本上照著前人已制定好的架構繼續做即可。
若有新的功能,則視情況發展自己的邏輯架構。

壞處則是首先要熟悉前人的程式邏輯,我必須瞻前顧後,確定不會影響舊有功能為前提,才能繼續開發新的功能。
由於 App 已有久遠歷史,專案有數量眾多檔案與複雜邏輯,每次編譯會花費 1-5 分鐘不等(端視筆電規格與有無快取)。
有可能踩到前人不小心埋的坑,導致增修功能後,產生不預期的問題,甚至可能難以除錯。

(繼續閱讀…)

Scrum 與 Sprint

工作多年,一直有聽說跑 Scrum 與跑 Sprint,但一直不曉得真正的規則是什麼?覺得新創公司的開發步調就是種跑 Scrum,但好像又相差甚遠。🤔

終於,這次新創團隊,某位翔大在前公司有跑 Scrum 的經驗,從無到有建立起來整套流程,據說他為了履行 Scrum 的真實義,甚至還因此讓上司覺得跑 Scrum 是個阻礙⋯⋯

我想,引進新的管理辦法,確實會讓原本順暢的工作流程受到干擾,也就是原本跑得流暢的工作程序,會出現窒礙難行的狀況。除非公司能夠承受變動過程的成本,如此推動跑 Scrum 才有機會成功~

我認為,須根據公司成長階段來實施 Scrum,初步可分為

  1. 0-1 草創
  2. 1-10 混沌
  3. 10-100 穩定

比較適合的是 1-10 階段,為什麼呢?介於混亂與穩定之間,可有效率發散與收斂研發效能!🤠

(繼續閱讀…)

升級 Macbook Pro 硬體

此文撰寫於2021/09

最近發覺我手上的 Macbook Pro 2015 年的筆電,狀況越來越多,一開始我還能適應,不過最近狀況頻繁發生,於是審慎思考是否該換新的 Macbook Pro,畢竟未來狀況無疑會越來越多且頻繁~😳

為什麼狀況會越來越多且頻繁呢?

廣告

1. 為了開發最新最前衛的 App,勢必要跟著最新最前衛的技術走,於是將隨著時間更新 MacOS 和 Xcode,這兩者規格持續會有某大程度提升,也因此會更操硬體。每次我更新 MacOS 後,便明顯感受到,點擊頁面(Xcode 和 Chrome 等軟體)會延遲比上個 MacOS 更久。比如,過去可能是 0.1 秒反應時間,現在會提高為 0.2 秒,甚至更久。

2. CPU、Memory、Disk 使用率將會逐漸升高,一方面是軟體升級,一方面是硬體折損,一來一往,每經過一年,硬體的負擔將越來越重,而且運行的體感將越來越卡頓。其實就跟 iPhone 每經過一年,升級 iOS 後的體感極其類似。

我手上公司機 Macbook Pro 2015 狀況大致上如下: 

1. 硬碟空間不足,僅有 128GB
2. 記憶體不夠,僅有 8GB
3. CPU負擔重,僅是 2.7GHz 雙核心 Intel Core i5

參考:https://support.apple.com/kb/SP715?locale=zh_TW

公司太省了吧⋯⋯😬影響到我的產能變低、錯誤變多,那可就萬萬不可啦~跟大家建議一下,要是公司連工具設備都不肯更新,可能就要另謀出路,因為工作後續衍伸的問題,都會從此誕生~不信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~

(繼續閱讀…)

標籤雲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