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經政府擋疫苗事件之後(有太多理由,讓人很傻眼😐),台灣好不容易接種人次來到 460 萬人,身邊的朋友在第九類以前者,陸續貼文表示打完第一劑。而年輕如我者(第十一類之後)近期有機會預約接種疫苗,開始可以了解疫苗施打前中後注意事項。
比較後才知道,政府所謂的「超前部署」,成績是如此差⋯⋯🤥
這是在網路上流傳的:COVID-19 疫苗施打的紀錄與分享 110.07.07
事前
1 前幾天紀錄血壓、心跳(或血氧、體溫)_醫生參考依據
2 可事先預約特約診所_身體不宜久等者
3 可準備好施打日的三餐_溫度變化大,怕身體無法適應
4 備齊身分證、健保卡、500C.C. 溫開水、平時吃的慢性藥品(備用)_個人在醫院或診所用藥,大多有上傳雲端,醫生可查閱了解您的疾病史
5 提早上床休息、充足的睡眠
事中(當天)
1 施打前要吃飽(切忌空腹)、喝足250-300C.C. 溫開水_工作者施打當天請假一天,讓身體適應
2 備齊:身分證、健保卡、500C.C. 溫開水、平時吃的慢性藥品(備用)
3 家人陪伴、坐車、不走路_(切忌走路,因身體喘、容易造成身體不適)
4 施打時調適身心_(報到時拿出身分證、健保卡,須簽同意書)
5 施打疫苗後繼續補充水分 250-300C.C. 溫開水_施打處不搓揉,靜候30分,無狀況後離開
6 拿齊證件(雙證件、疫苗紀錄卡)後離開_ 疫苗紀錄卡保管好,下次使用
事後
1 回家後,在舒適涼爽的空間用簡易三餐、不動、多喝水_讓自己身體放假一天不動,疫苗在身體好循環、好吸收
2 舒適空間用餐(當天)_三天內如此更好
3 紀錄幾天血壓、心跳(或血氧、體溫)_了解身體變化
4 當天不吃引起過敏的食物(蛋、奶、海鮮類等)_3-7天內不吃更好
5 中午先坐著休息、再躺下休息_了解身體狀況
6 家人晚上觀察睡眠呼吸狀況
7 注意施打後身體狀況、每天不曬太陽太久、不激烈動_3-7天內,怕易造成身體不適應
以上可作參考,各年齡與身體狀況不同,請自行斟酌。
—
另外,還有張今健康整理的表格:
可發現建議的說法不太一樣,所以請自行斟酌採納囉~😉
隨意留個言吧:)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