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st My Life & My Work

從破百確診病例至今,已經有8天連續破百病例數,今天爆出一個詞「校正回歸」,讓所有人都一頭霧水。我稍微看了一下,321確診+400校正回歸,其實就是當天721確診,就這麼簡單~只是稍微換個說法,是要避免人們恐慌嗎?🤥

我這麼舉例好了,假如病例被檢測出來是5/20,也在這一天公告給大家知道,可是他自己說5/13就已發病,那我要不要把這病例校正回歸到5/13?

所以我根本不用管是哪天發病,只要是今天才知道的就當作是今天的病例呀~🤔

想起5/13這一天全國大停電,政府公告說是「電網問題,不是缺電」,都是在找台階下⋯⋯

廣告

到底什麼是校正回歸?

所謂的「校正回歸」,是指數值「校正」後「回歸」到正確的曲線上。 而在 5 月 15 日之後,台灣本土案例大暴增,採檢量也瞬間增加,許多人採檢完之後都還來不及進行判讀,短短一週內就累積了 1 萬多件的舊案。 陳時中表示,因為上週採檢量暴增,但行政程序繁瑣,有採檢塞車的狀況,所以直到 22 日才把 1 萬多件的舊案清完,共發現 400 個案例。「如果我們要傳達數字的意義,就要把這些案例回歸到真正的採檢日,才能看到每日採檢的陽性率,去研判採用措施的強度。」

我們實際來看一下,5/22這一天新增721確診,是分佈在台灣哪些地方呢?

最高確診數還是出現在我生活的新北市,接著是我工作的台北市,天哪~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。🥴

我已經在家工作一個星期,雖說可以省去通勤時間約1小時30分鐘(家到公司約45分鐘+公司到家45分鐘),但是沒走出家門感覺不太像是在上班,於是會有點倦怠感。好在家裡沒有其他人,不然真的很難聚精會神在工作呢~😗

我沒有要過度放大疫情狀況,但是就我觀察其他國家病例增長情況,照我們台灣如此病例數延伸到一個月以上,情況真的很不樂觀。

在美國定居工作的學長表示,自己已經在家工作超過一年,現在台灣才正要開始。全台缺水後疫情爆發,疫情增長時全台大缺電,提前部署的疫苗在哪裡呢?🙄

最後來看確診病例累計數⋯⋯

廣告

病例關聯性也是我們追蹤的關鍵,來看這張圖~

萬華茶藝館、新北獅子會、彰化水果商等等,就這樣散佈開來,更恐怖的是還有「關聯不明」。🤨

當足跡被公告出來,很多人開始好奇萬華茶藝館是怎樣的地方,想起我大學時在台北車站附近補習街徘徊,有個比我大一點的小姐輕觸我左肩,著實讓我嚇了一跳,要是那時候我跟著她走,我現在的工作就不是寫程式了~🤪

簡單歸納一下:

  • 少年人多會去酒店
  • 老年人多會去茶藝館

當然你想酒店和茶藝館都去也行啦~這時候開始流行「人與人之間的連結」這句話囉~😬

參考:即時疫情/什麼是「校正回歸」?400 例從哪裡來?陳時中解釋給你聽

廣告

Comments on: "[疫情] 校正回歸 (Adjusted Regression)" (3)

  1. […] 第三警戒就要進入第四週,6/14端午節解封看來有95%不可能,現在中央呼籲大家不要回家過節,以免把病毒帶到遠方散布,可見疫情一直沒有緩解,甚至還隱藏極度危險的警訊,我想大家都能在每日確診人數與死亡人數推測出來~甚至確診人數與死亡人數一直在「校正回歸」,不曉得還有多少案例持續被延遲揭露⋯⋯🥴 […]

  2. […] 這是5/29新增死亡病例,共有21個。可發現死亡時間介於5/23-5/28,我好奇死亡病例難道不用跟確診病例一樣「校正回歸」?比較特殊的死亡病例是30多歲,這位先生在送到醫院前就死亡。🧐 […]

  3. […] 很不幸地⋯⋯推論是「3+11」政策導致,最近五月兩週的台灣,爆發了多處群聚感染,目前已連續10天破百確診病例(含校正回歸),已達第三級警戒,可說是半封城的狀態,多數人能不出門就不出門。 […]

隨意留個言吧:)~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

標籤雲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