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日視訊提到梁武帝身旁的國師,我想大多數的人都聽過達摩來中國弘法,有一段對話很有意思:
梁武帝問:朕建造廟宇、抄寫佛經、廣設齋會,更供養了許多比丘和比丘尼,究竟有多大的功德呢?
達摩大師答曰:任何功德都沒有!
梁武帝疑惑:何致一點功德都沒有?
達摩大師答曰:聖上執著有為,心存邪見,不識真正法性,建廟、布施、供養,名為求福,但不可將這福報當做功德。
簡單來說,梁武帝是因為福報才有偌大能力做如是多的有相佈施,但這樣的佈施是不能直接當作是功德。
這時我終於認識引薦達摩的國師就是志公禪師⋯⋯
有一次梁武帝興致勃勃地要請志公禪師去看戲,他和志公坐在一起看戲,
演戲的人聽到皇帝請國師看戲,自然格外賣力,把戲做得特別精采。
到戲做好了,梁武帝看得非常高興,就問志公禪師:「今天戲做得好看麼?」
禪師說:「我不知道。」又問:「今天唱得好聽麼?」禪師又說:「我不知道。」
粱武帝聽到禪師回答了二個不知道,心裏十分納悶,為什麼禪師和我坐在一起,
明明是在看戲聽戲,沒有睡覺,也沒有做別的事,卻說不知道呢?
志公禪師對梁武帝說:「陛下,我們出家人,生死事大,一天到晚用功
辦道都來不及,那裏有功夫來看戲!陛下如果不明白,明天不妨再要這
一班戲子來做戲,同時請陛下下令刑部尚書,選擇一個已判死罪就要殺頭的罪犯,
命他雙手捧一面盆水,跪在戲台前看戲。然後再對罪犯說,等戲做好了,
這盆水一點都不灑出來,立刻賜你無罪;如果戲還沒有做好,
盆中水灑了出來,戲做完後,立刻綁去斬首。」
梁武帝當時也不知志公禪師是何用意,只得照辦。
次日,梁武帝和志公禪師依舊一起看戲,這個罪犯捧著盆水跪在台前看戲,
等到戲做完了的時候,這個罪犯盆中的水一滴都未灑出來。
志公就請梁武帝去問罪犯:「今天的戲做到好看麼」?
罪犯回答說:「不知道」。又問「今天的戲唱得好聽麼?」回答說:「不知道。」
梁武帝說:「你跪在戲台前看戲、聽戲、為什麼會不知道?」
罪犯說:「陛下,我心裏顧著這盆水都來不及,那裏有心來看戲、聽戲。」
罪犯這幾句答得和志公禪師一模一樣。
到這時梁武帝才忽然大悟。明白心不在意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的道理。
這個罪犯為什麼也說不知道呢?很明顯在這生死關鍵時刻,
他的注意力是集中在這盆水上。
—
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志公禪師【萬空歌】,把人生所有人、事、物都直白地說空空空,簡言之:萬般帶不走,唯有業隨身!
南來北往走西東,看得浮生總是空。
天也空來地也空,人生渺渺在其中;
天地萬古常如舊,人生勞碌一場空。
日也空來月也空,來來往往有何蹤;
日月晨昏常轉遠,人亡千載影無蹤。
山也空來水也空,山水常在世界中;
青山綠水依舊在,人亡永世不相逢。
田也空來地也空,換了多少主人翁;
世間少上窮了富,也有多少富了窮。
金也空來銀也空,死後何曾在手中;
萬兩黃金帶不去,為它一世受牢籠。
生也空來死也空,生死如同一夢中;
生如百花逢春好,死如黃葉落秋風。
夫也空來妻也空,大難來時各西東;
夫妻本是同林鳥,你往西來我往東。
男也空來女也空,黃泉路上不相逢;
田園產業兒孫受,陰司罪孽自承當。
空手來時空手去,到頭總是一場空;
夜深聽得三更鼓,翻身不覺五更鐘。
從頭仔細思量起,便是南柯一夢中;
不信但看桃李樹,花開能有幾時紅;
直饒做到公卿相,死後還歸泥土中。
神歸土,氣隨風;一片頑皮裹臭膿,
敗壞不如豬狗相,何不當初問誌公。
生有一,死無二;休向人前誇伶俐,
在生置下萬頃田,死後只得三步地。
寬八尺,長丈二;仔細思量真個是,
若人死後帶得去,誌公與你親書契。
—
以上真的非常白話文,若尚未開悟的人見到,多少能留意現在所執著的人、事、物,重新省思人生在世真正要做的「功課」。
.
參考:萬空歌、梁武帝與志公禪師的故事、當梁武帝遇上達摩祖師。
Comments on: "[歌曲] 萬空歌" (4)
[…] 繼上週「萬空歌」發人生省,這週天雲老師介紹了「空空歌」,裡頭每一句都有個空字,頻率之高,讓我想起國小時期晚上六點半,吃飯時間都會守在衛視中文臺前,看到2019年還非常火紅的卡通七龍珠。主角的名字是孫悟空,小時候不知「悟空」什麼意思,長大後終於能有所體悟。 […]
讚讚
我也很喜歡 達摩跟梁武帝那段對話
讚讚
啊哈~你也有在學佛嗎? 🙂
讚讚
沒有到學的境界
只是看很多雜書
讚Liked by 1 pers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