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大學剛入學,在師大校園遇到傳教士,後來就常去教會作客,甚至有了接待我們的弟兄姊妹,回想那青春歲月,感謝有他們的帶領與提攜,已在社會上工作近十年的我,終於能了解他們為何如此虔誠。
話說現在我是個佛教徒,特別推崇禪宗的教法,但並沒有排斥其他宗教信仰,因為我發現很多信仰內容都很相通,實在沒有必要因為立場、角度、高度不一樣的解釋,來否定別的宗教信仰。想起天雲老師曾說過,佛法是什麼?什麼是佛法?其中一段說到,任何經典都是佛法的一部份,包含佛經、聖經、可蘭經、摩門經、心經、金剛經、法華經、廣論等等。
正在轉換跑道的我,受邀前去享受愛宴,再次一起唱詩歌與讀人的各部分,這次讓我特別有感觸,是因為說法可以相通-人的三部分─靈、魂、體。
同樣先來感恩豐富美食,這次八菜一湯兩水果一泡芙,吃得實在很滿足呢~
詩歌滿好聽,特別是後面對我、有你。
1
如今主,你就是那靈,
是那賜人生命的活靈,
為進我靈,作我生命,
你已完成必經的過程:
你從天降下成肉體,
從陰間上來又復起;
今猶如空氣在我口裡,
一喊你名,我就將你吸。
對我,你豐富無比;
對我,你何等實際;
豐富無比,何等實際,
你今就在我心裡!2
願主多賜我以那靈,
以你新鮮生命來供應,
從我心中浸透、充盈,
直達圓周,處處都光明;
你多方運行並工作,
像神聖膏油在塗抹,
將我的心、靈全浸潤過,
且來挑旺我深處愛火。
有你,我靈會飛揚;
有你,我心會歌唱;
靈會飛揚,心會歌唱,
生活如同在天上!
這次讀到的章節,我摘錄有感觸的部分:
人的三部分─靈、魂、與體
約翰三章六節說,「從那靈生的,就是靈。」這裏又題到這兩個靈,這兩個靈與我們的重生有關。重生乃是我們的靈由神的靈所重生。從那靈,就是神的靈生的,乃是靈,就是我們人的靈。我們重生不是在我們的體裏,或在我們的魂裏,乃是在我們的靈裏。神的靈進到我們的靈裏,在我們的靈裏重生我們。然後他就住在我們的靈裏,將他自己與我們的靈調和。
分辨靈與魂
既然基督這賜生命的靈住在我們靈裏,我們就需要分辨靈與魂,使我們能接觸並經歷他。我們也許知道人是由靈、魂和體構成的,但要分辨靈與魂之間的不同實在是難題。認識體與魂的不同很容易,但要分辨靈與魂就相當困難;以下的例證最有幫助。假如我們發現有個東西我們想要買,我們越考慮,就越覺得喜歡得著它;至終我們決定買了。情感運用了,因為我們喜歡;心思運用了,因為我們考慮;意志也運用了,因為我們決定買。因此整個魂都運用了。但當我們要去買時,我們裏面極深處有個東西在抗議。我們的情感喜歡,我們的心思考慮,並且我們的意志揀選;但有個比這些都深的東西在抗議。這就是靈。靈乃是我們裏面最深的部分,就是我們全人最內裏的部分。這絕對不同於我們的魂。
我們首先必須領悟,基督乃是那靈在我們的靈裏;然後我們需要分辨靈與魂的不同,好使我們能拒絕魂,並憑靈而活。當我們憑靈而活,基督就在一切事上居首位。然後我們要在靈裏經歷基督,並且要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祂。
—
其實那「靈」就是「佛性」,不要老是跟著「魂」走,可說我們生活是根據「意識」來做選擇。這輩子大腦頂多能容納100年左右的經驗知識,比起本自具足的佛性(幾千億萬年)實在渺小無比,佛性的般若智慧才是我們真正要遵循,一個開悟的人能照著佛性的路走,儘管在世人看起來有點愚昧,然而長遠來看到底誰才是愚昧?誰才是智慧呢?
記得上一次愛宴是2018年11月詩篇第23章,從大學生時代到現在超過10年,我們算是老朋友啦~
聽著來作客的朋友的分享,他們已體會到世間萬物都會生生滅滅,最後還是回到「主」裡感覺最為實在。是呀~在地球上的人、事、物都有各種的美好、各種的滄桑、各種的消逝,那圓滿自足的佛性是我們真正該追尋的:)~
隨意留個言吧:)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