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一至週五高達9小時的工作,下班後肯定會有疲倦和勞累的感覺,此時人們喜歡做什麼事情來舒壓解悶?尚未了解健康跟運動時期的我,就會想要立馬回家休息,認為休息就是最好回復身心的方法!只是可能大多數的人在家多是被電視和電腦看,甚至躺在沙發上滑手機,這樣算是休息嗎?
幸運在2014年加入125超慢跑團之後,開始意識到,下班後來四號公園跑步,完成訓練後居然會感覺到無比爽快,僅管跑步是消耗體力的活動,而且還流了滿身大汗。此時,我就在想運動間的耗能與工作中的消耗應該是不一樣的!
那到底不一樣在哪?
2018年6月27日中和路跑團練跑烘爐地6公里。
最近工作在研究運動、睡眠、生活型態等玩意兒,我將自己當作是被研究者,收集我個人的心電資料,接著經過我特殊的演算法,算出來的結果反應出真有神奇的關係。運動間的耗能與工作中的消耗是有相當大的差異!
可以先參考我之前的紀錄:廈門生活型態分析。
心跳時間
平常時候心跳每分鐘約70下,也就是說0.85 (60/70=0.85)秒跳一下。我這次跑步最高心跳每分鐘約180下,換算為0.33 (60/180=0.33)秒跳一下。我的睡眠的心跳每分鐘約55下,算出來是1.09 (60/55=1.09)秒跳一下。
呼吸次數
一般狀態之下,成人每分鐘呼吸次數12-20次。因為有跑走路等活動,肯定會超過20次。
生活型態分析
可發現圖中的跑走路是呈現綠色的恢復狀態,而在搭完捷運後走出來騎機車,會是偏向壓力的狀態。表示適當的運動是可以恢復身心狀態,符合我所研究過論文的結論!
所以未來請保持運動習慣,運動確實能夠適時紓解疲勞和壓力!
圖中恢復的狀態比活動和壓力狀態多,表示我真有在回復身心。
呼吸率與心率變異(HRV)
心率變異數值越高,則表示身心狀態越佳。發現跑步時的心率變異數值會比較高。
想知道更多關於健康與運動的研究實驗,請持續關注我的研究喔:)~
隨意留個言吧:)~